抓产业夯基础,念好集体“致富经”。一是积极补齐短板,夯实基础建设。去年以来,白地市村全村安装太阳能路灯147盏、改厕110户、后页塘清淤固坝投资10多万元,提升蓄水能力,方便百姓种田,融资14.5万元整修S317线至石头山4组的850米通组公路,准备争取近两年时间硬化。二是发展集体经济,推进“农旅融合”。建立西兰花种植基地。村“两委”积极招商引资,推动全村区域内土地的整体流转,最终引进衡阳华兴农业公司建立1500亩西兰花种植基地,流转中的村民以土地折合股份,享受土地底金和股金,最大限度实现群众利益的最大化和持续性,做到“离地不失地、村民变股民,离土不离乡、村民变工人”,获得村集体经济收入100多万。成立绿佰珍中药材基地。村“两委”带领村民积极盘活山林资源,流转600亩山林,与长沙绿佰珍药业合作建立绿佰珍中药材基地,为村贫困户提供20多个就业岗位,并在中药基地铺设风车,完善相关道路修缮,每年芍药花开,吸引大批游客观看,有效推动“农旅融合”,将山水资源转变为美丽经济。创办淀粉食品加工厂。村集体入股50万,引进广东鑫旺食品公司共同创办淀粉食品加工厂,目前建有4条生产线,2条烘干线,日产淀粉制品10吨,公司所有产品均由广东三勇贸易公司承销,米粉、淀粉制品销售量在广东珠三角地区市场占有率达13%,产品供不应求,村集体现在每年可得分红10万元左右。(通讯员:彭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