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县坚持将“周五课堂”活动作为提升基层党员教育工作质量的重要举措,结合全县党员教育工作实际,在组织领导、安排部署、资源要素上下足功夫,有力推动“周五课堂”大有“课”为。截至目前,祁东县共组织开展“周五课堂”1300余次,参加党员3.9万余人次,覆盖1778个基层党组织。 强化组织领导,让“周五课堂”“动起来”。一是精心策划压责任。祁东县精心制定印发《关于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周五课堂”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县各基层党组织要把“周五课堂”活动作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的具体抓手,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细化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做好相关保障,加强沟通协调、形成整体合力。二是严格审核强报送。及时制发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要求各级党组织统计整理“周五课堂”时间安排表、课程安排表、培训提纲、教授方式,报上级党组织和县委组织部审核备案。三是突出指导促落实。督促各乡镇(街道、管理处)党(工)委、县直各单位党组(委)及时制定“周五课堂”活动工作计划,明确上课的时间安排、方式、地点、授课内容,并借助红星云、学习强国、祁东党建微信公众号等学习平台优势,强化“线上+线下”培训管理,打通“周五课堂”党员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 精准安排部署,让“周五课堂”“火起来”。一是配强师资力量。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党员专家学者、党组织书记及班子成员、先进典型、基层“土专家”作为主讲人开展党课宣讲,形成“主动上讲台,争当主讲人”的浓厚氛围,并将活动中表现优秀的主讲人纳入全县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着重培训后备讲师,不断优化师资力量。二是注重教学内容。将当前党组织建设的重点任务和业务工作融入党课教育中,通过双向式的互动交流,把讲党课作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统一思想、推进工作的重要过程。如县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人以践行初心使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开路先锋为题上党课,引导大家不断增强党员意识和纪律观念,提振精气神。三是灵活教学形式。河洲镇积极推进“镇机关主课堂+村(社区)分课堂”,砖塘镇鼓励老干部老党员抒发心声,结合成长、工作经历畅谈对党的奋斗历程和丰功伟绩的认识,构建思想交流平台,实现老青党员“信仰对话”。 创新资源要素,让“周五课堂”“实起来”。一是突出“红味”。将“周五课堂”活动与“三会一课”、”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等结合起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充分发挥县委党校等红色教育阵地作用,让党员干部在“身临其境”中接受精神洗礼、汲取前进力量,如县住建局创新实施“移动课堂”,安排全体机关党员在县委党校开展学习辅导,增强学习氛围;二是突出“土味”。紧贴生产生活实际需求,采取本土化教育形式,注重邀请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员专家学者、老党员、先进典型等到田间地头和产业基地为受训学员教授方法、讲解技术,用喜闻乐见的“大白话”讲在乡村振兴、在产业发展中的生动实践,“面对面”交流经验。如洪桥街道将课堂延伸到社区大院、乡村田野,赠送《“周五课堂”活动培训班学员手册》等学习资料,设置“现场教学”课程组织党员到一线开展志愿服务,共计上门收集居民意见28条,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24个。三是激发“真味”。紧紧围绕如何发展产业、如何化解社区矛盾、如何用好人才、如何建强基层党组织、如何助力企业健康发展等内容,从身边事例进行分析教学,使“周五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更加具体,成为党员可操作、可执行的内容和任务,如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把党员教育培训拓展到岗位实战演练中,让党员在“学中干”“干中学”,让党员实践中壮筋骨、长才干,进一步检验活动成效、回味党课过程,让党员愿意学、学得懂、学得好,目前全县各级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50余次、解决问题2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