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信息中心 > 县直信息 >

县民政局:以党建促蝶变 打通社工服务“最后一米”

来源: admin 时间: 2023-11-08 11:19 浏览次数:

今年来,县民政局党组高度重视社会工作,积极督促指导基层社工站项目承接机构衡阳市慧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完善机制,创新运营模式,坚持党建引领,突出两个目标,搭建三个平台,聚焦四大领域,强化五社联动,大力推进基层社工站服务能力建设,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坚持党建引领,举旗帜聚民心。祁东县基层社工站坚持党建工作和专业社会工作相结合,实施“党建+社工”服务管理机制。全力把各基层社工站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基地,倡议党员社工“亮身份”,在开展入户探访、外展活动时,要求所有党员佩戴党徽,展示党员风采,做好党员表率。通过邀请衡阳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对32名社工开展党的知识学习和党建主题培训,切实发挥党员社工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员社工为民服务能力。推进基层社工站与基层党组织有机融合、协同发展,不仅进一步发展壮大基层党组织,也大大提升基层社工站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提升社工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社工站的凝聚力与执行力。祁东县现有专业社工32名,其中党员10名,占比31%。在工作中,党员们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参与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关爱“三留守”等工作,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突出两个目标,解民忧纾民困。“保民生促发展、共治理享和谐”,是祁东县基层社工站一直努力的两大目标。为进一步兜牢民生保障,各乡镇(街道、管理处)社工站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一线优势,走村入户,及时了解收集各类信息。困难学生李玲(化名)从小被母亲抛弃,父亲因病去世,年迈的爷爷没有经济收入,难以支撑学业。其所在镇社工知道消息后,及时反馈给民政局,帮助其办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农村低保,每月享受1150元的基本生活补贴,解决了生活、上学难题。社工们还鼓励引导群众自立自强,积极参加村集体活动,不仅提高了群众的参与感、成就感,也促进了村里人居环境改善和乡村振兴发展。
搭建三个平台,提升人民福祉。祁东县基层社工站从建立之初便着眼长远、全面发展,致力于打造专业服务、资源整合、宣传推广三个平台。突出专业服务,各乡镇社工站充分发挥专业服务优势,今年来累计开展社工个案78个、小组活动10场、社区活动17场在全县范围内发展志愿者120余名,组织志愿服务活动10余场开展关爱“一老一小”、助力乡村振兴、青春期安全教育、保护未成年人等各类服务活动80余次。突出资源整合,创新推进“社工+慈善+志愿者+社会组织+N”,凝聚多方力量,依托各爱心社会组织,积极链接慈善款物。突出宣传推广,发布相关活动宣传报道32篇,其中市级4篇、县级12篇、自媒体报道16篇、抖音及腾讯视频等新媒体发布宣传视频5个,社工典型经验得到广泛宣传推介。
聚焦四大领域,打造服务高地。为了解决民政基层组织基础薄弱问题,民政局大力推进实施乡镇社工站项目,打造了1个社工总站、26个乡镇社工站。各社工站聚焦“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关爱、社区治理”四大领域,积极开展入户调研、信息录入、关爱帮扶、节日慰问、宣传政策、资源链接等活动,累计办理低保相关业务9800余人次,特困业务2700余人次,低保户入户探访3616人次,核实低保、特困疑似违规线索871户,办理临时救助及信息录入46000余条;提供儿童领域服务2309人次,老年人领域服务3730人次,残疾人服务2976人次,开展入户探访1149人次,残疾人上门服务1032人次;在民政窗口提供各类服务23769人次;为4800余名退役军人办理年检,办理优待证3000余张;医保信息录入54000余条;协助乡镇推进社会救助“网上办”、“掌上办”试点工作,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累计服务民政对象18.8万人次、累计提供社工服务总时长近48000小时

强化五社联动,推进创新发展。坚持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工专业人才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积极打造“五社联动”的社会服务模式。谢(化名)是一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全家仅靠奶奶一人做工养活,生活十分拮据。社工了解情况后,与社区干部、志愿者,对小谢一家予以帮扶,每逢节日送去大米、食用油、奶粉等生活物资,平时也经常给小谢提供学习辅导、心理疏导,帮助小谢健康快乐成长。今年来,祁东县基层社工站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争取社区干部支持,努力联动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链接社会慈善资源,大大提升了社区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通讯员:王焱云)

版权所有 中共祁东县委组织部
湘ICP备180183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