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信息中心 > 乡镇(街道、管理处)信息 >

永昌街道:“片组邻”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活水”

来源: admin 时间: 2023-10-11 17:09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永昌街道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村(居)民代表”为抓手,全面发挥““党建+片长+组长+邻长”的联系服务群众作用,打造建立“片—组—邻”的基层治理组织体系,探索推行村(居)片组邻“三长制”工作,畅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严格选拔标准,建立“高素质”代表队伍。通过村民代表来自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着力激发村(居)民自治活力,健全完善基层组织体系。一是坚持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将遵守法纪法规、配合国家政策、具有一定工作能力、热心为居民服务、贯彻群众路线及方针作为选拔标准,建设出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的代表队伍。二是坚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鼓励、支持党员参选村(居)民代表,把符合条件的党员选为村(居)民代表,逐步实现每个村(社区)村(居)民代表中的党员比例不少于二分之一,持续锻造过硬党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组织工作质量。三是坚持“德才兼备”把好“入门关”。锚定“为民服务”的角色定位,以“人民口碑”代替“队伍考察”,建立好村(居)民代表负面清单,坚决将不符合代表要求的人员排除在村(居)民代表队伍之外,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去伪存真、去粗存精。今年以来,1024名村(居)民代表纷纷走入基层、深入群众,组织参与农合收缴、低保评定、项目建设等村(社区)重大事项决策落实、环境卫生整治、森林防灭火、安全生产、防旱抗旱、巡河等重点工作。
开展服务行动,构建“和美”治理新格局。通过织密延伸村(社区)党组织触角,健全完善基层组织体系,真正做到“零距离”服务群众,推动“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共建和谐善治乡村的缩影。一是建立经常性联系机制。建立村(社区)“两委”成员分片区(屋场)联系若干村民小组、村民小组长联系若干村民代表、村民代表联系村民的三级联动机制,通过分层分类建立微信群,定期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进一步畅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二是建立民情收集机制。设立村(居)民代表工作室,建立微信群,发放联系卡,采取“线上+线下”“固定接待+日常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每季度结合红“祁”岗哨工作,以小组或片区召开1次“民情恳谈会”,收集社情民意和群众反响强烈的问题。三是建立定期活动制度。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网格长牵头,积极吸纳村(居)民代表参加支部“主题党日”,每月确定一天为集中活动日,组织党员、村(居)民代表集中学习、集中议事、集中活动、集中走访。今年以来,开展村(居)民代表“亮身份、晒承诺、作表率”行动,以结对帮扶的形式,收集群众反响问题112个,已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8个。
注重督办问效,用好“利剑”锻造队伍担当。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代表队伍,持续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真正发挥“修枝剪叶”“增花添果”的效果。一是建立通报制度。村(居)民代表每季度向所在村(居)民委员会汇报一次联系服务群众情况,并通报一次村(居)民代表活动情况。二是建立督查督办制度。村(居)民委员会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代表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方式,对各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根据督查以及通报情况,由街道党工委每个季度对活动开展积极、卓有成效的村(居)民代表进行一次评比表彰,对开展情况较差的提出批评,并督促整改。三是建立考评激励制度。由街道主导,村(居)民代表每年向村(居)民党员大会进行1次述职,向村(社区)“两委”报告年度履职情况,将表现优秀的村(居)民代表积极纳入村(社区)后备干部培养;对优秀的非党代表,优先发展为党员;对村(居)民评议满意度低于50%的村(居)民代表,责令主动辞职或依法罢免。(通讯员:曹津梁)

版权所有 中共祁东县委组织部
湘ICP备18018322号-1